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,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,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。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《隐私政策》

立讯技术448G CPC技术引领铜互连突破,全栈方案亮相OCP 2025峰会

展会新闻

2025-10-28

2025年10月16日,美国圣何塞OCP全球峰会圆满落幕。这场聚焦“高密度算力下技术协同”的行业盛会中,立讯技术携核心突破的448G共封装铜互连(CPC)技术亮相B21展位,凭借实测数据与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峰会焦点;同时,其全栈产品矩阵也同步展出,全面覆盖AI基础设施核心需求,彰显在高速互连领域的综合实力。


448G CPC技术

铜互连向448G延伸的核心突破


作为立讯技术本次参展的核心亮点,448G CPC技术通过“实测验证+原理创新+行业适配”三重维度,打破铜互连高频传输瓶颈,为AI数据中心短距高速互连提供高性价比方案。


1

现场实测:用数据验证技术可行性


立讯技术在展位搭建CPC全链路测试平台,结合模拟实际AI数据中心高负载场景展现112G/224G系统表现,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呈现448G CPC的电性能,凸显技术硬实力:

高频信号完整性搭配400mm线缆组件测试时,在110GHz频段内差分插入损耗平稳,无明显谐振,为首家用实测数据呈现支持448G PAM4应用互连方案的厂商;

高负载稳定性模拟AI数据中心高负载场景,持续12小时传输测试中,误码率稳定保持在e-10以下,完全满足高端AI芯片的算力聚合需求;

功耗与散热协同依托立讯自研7KW风液一体CDU(冷却液分配单元),ASIC芯片工作温度较模拟场景降低8-10℃,短距离内传输功耗仅为同速率光模块的50%。



2

技术迭代:从224G到448G的突破逻辑


448G CPC技术并非孤立研发,而是基于224G CPC成熟生态的系统性升级,核心围绕“突破高频瓶颈、兼容现有布局”展开:

分阶段突破带宽限制针对CPC接口“高阶模式激励制约带宽”的行业难题,立讯采用“两步走”策略:第一阶段优化电路板与弹性体设计,基于现有KOOLIO CPC连接器将带宽提升至80GHz;第二阶段推出更小腔体的新型KOOLIO CPC设计,使高阶模式在90GHz以上才被激发,且基板/PCB占位与224G方案一致,无需重构现有机架布局。

配套组件协同创新同步升级关键配套组件以匹配高频需求——双轴电缆采用无引流线92欧姆设计,实测带宽突破100GHz,屏蔽层可选铝或铜材质平衡成本与性能;连接器研发“类OSFP”设计,通过无短截线弹性体技术解决传统OSFP连接器的谐振问题,90GHz频段内插入损耗控制优异。

生态兼容性保障延续224G CPC的“0 Stub”设计与360°全屏蔽结构,448G方案可直接适配现有AI机架的供电、散热系统,支持从224G向448G平滑升级,企业无需更换机架结构,仅替换互连组件即可提升带宽,大幅降低迭代成本。




3

行业价值:重新定义铜互连的应用边界


在CPO(共封装光学)技术受捧的当下,448G CPC技术为行业提供“短距场景高性价比选择”,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:

成本与能效优势短距传输场景下,448G CPC成本仅为同速率光模块的1/3,每Gbps功耗降至0.15W,适配AI数据中心“大规模部署+低运维成本”需求;

产业化落地能力依托立讯垂直整合的制造体系,448G CPC核心组件已初步具备自主量产能力,结合224G CPC的供应链积累,可快速响应超大规模订单,预计后续进入批量交付阶段;

标准协同推动作为OCP社区深度参与者,立讯技术积极分享448G CPC设计与测试方案,后续将在11月OIF会议发布详细技术报告,推动铜互连技术标准统一,降低行业应用门槛。



技术发声

448G CPC获行业认可


峰会期间,立讯技术工程总监Andrew Kim发表《铜互连技术向448G延伸:突破传统限制的创新》主题演讲,进一步传递448G CPC的技术逻辑与行业价值。他强调:“当前行业为追求高带宽,存在‘盲目放弃铜介质’的倾向,但实际上70%的AI数据中心互连场景为3米内短距传输,铜互连在这一领域的成本与能效优势无可替代。”


演讲中还披露,立讯已与主流SerDes厂商完成全链路仿真验证,448G铜链路的可行性得到行业认可,部分成果已被纳入安迪·贝克托什海姆(Andy Bechtolscheim)《人工智能时代光互连的未来》报告,成为铜互连技术持续演进的重要佐证。


全栈方案

覆盖AI基础环境核心环节


除448G CPC技术外,立讯技术在展位同步展出全栈产品矩阵,构建从“连接-供电-散热”的全链路支撑能力,适配下一代AI数据中心“协同设计”需求:

1

448G/224G CPC双轨铜互连方案


本次展会立讯技术同步展出448G CPC技术与224G CPC方案,二者形成“高低搭配”,覆盖从现有数据中心升级到下一代算力集群的全场景需求。




2

1.6T OSFP AEC高速链路方案



现场实时演示1.6T速率下的稳定传输,模块在4米传输距离内实现低功耗(每Gbps功耗<0.012W)与高信号完整性(误码率<10⁻¹⁰)的平衡,可适配未来AI服务器“长链路、高密度”互连需求,为224G向更高速率过渡提供衔接方案。


3

AI整机柜互连解决方案


整合电、光、热、电源四大领域核心组件,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算力密度与扩展灵活性的平衡,无论是GPU集群的高速互连,还是高密度机架的散热管控,均能通过组件协同满足需求,为超大规模AI部署提供“即插即用”基础架构。




4

多电压适配电源架构


展出48V PwrLink电连接组件、10kW级DC-DC转换器及PSU等产品,既能兼容当前48V/12V主流生态,又能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未来800V高压配电转型,解决AI数据中心“功耗激增与电源升级”的衔接难题,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98%以上。

深耕铜光互连,支撑AI全链

从448G CPC技术的核心突破,到全栈方案的生态覆盖,立讯技术在OCP 2025峰会上既展现了“深耕铜互连领域”的技术定力,也传递了“全链路支撑AI基础环境”的综合能力。未来随着448G CPC技术的产业化落地,立讯将进一步推动AI数据中心“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可扩展”的互连升级,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迭代铺就关键路径。

立讯技术

电话+86 769 38800888

邮箱丨inquiry@luxshare-ict.com

立讯技术,以科技连接未来